当前位置:首页  已删除  创先争优
【教授访谈】赵玉刚:天道酬勤 业道酬精 ——访我校“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赵玉刚教授
发布日期:2018-05-10 发布者:娄辉 浏览量:112

    “请进”,干脆利落的回声之后,我们推开了办公室的门,赵玉刚教授正坐在桌前办公,看到我们进来,他赶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同我们相互问候。办公室内窗明几净,大片阳光透过来为在其办公的人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我们的访谈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问:我们知道你在数控和机械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时身兼多个与其相关的职位,您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学习数控和机械相关的专业,并坚持这方面的工作呢?

    答: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从天上飞的飞机到地上跑的汽车、火车等各种东西都是机械工程师设计制造的,感觉机械工程师非常了不起,从那时起就萌生了长大后做一个工程师的理想,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机械专业。之所以学习和从事数控技术研究,是工作后遇到了一位国内数控技术研究顶尖的专家——原山东农业机械化学学院院长王敏教授,是他培养我走上了从事数控技术研究这条道路。记得研究生毕业来校工作后,王敏院长当时讲授数控技术这门课,要从新来的年轻人中挑选1-2人担任他的助教。几个年轻人都去听他的课,可能是因为我听课认真、内容掌握的比较快,最终留了下来跟随他继续学习并担任他的助教。从一开始的助课、批改作业到之后由他指导带毕业设计、从事数控技术的研究,自己都受惠于他。

    问: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搞科研,学习技术类知识十分困难与枯燥,那您在学习数控、机电一体化、特种加工技术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如果有的话,您是怎样克服这种想法,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的呢?

    答:搞科研、学习技术,需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当年我开始跟随王敏院长搞科研的时候,每天都保持在一种兴奋状态,自己从心底里愿意去学、愿意去做。虽然实验室环境艰苦,但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毅力,自己一直坚持着这项工作。搞科研是一场持久战,如果中间放弃,再想拾起来就很困难了,一直坚定不移地向前走是搞好科研的唯一办法。

    问:我们了解到您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级还有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以及40多项企业委托研制课题,在这些项目里有没有哪一个是让您印象十分深刻或者是收获很多的项目?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您做项目时的感受吗?

    答:其实我对做过的每一个项目都印象深刻,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深海资源勘查精细测控动力平台——充油式深水步进电动机的研制”这一项,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当时研制的深水步进电动机要求能够在万米水深下正常工作,承压、防腐、密封等难题需要一一解决。为了进行实验我们在实验室建立了模拟深海环境的高压罐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步进电动机从高压罐中固定,再将控制和检测线路从高压罐的壳体小孔中引出、用特种树脂胶固定密封,然后在安装顶盖后通过顶部的小孔往高压罐里面灌满煤油,再将小孔封住。记得当时同学和老师们有的在操作手压泵加压,有的在控制步进电动机运转,有的在操作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压力从0MPa逐渐升高,步进电动机运行一切正常,大家都沉浸在兴奋中。但当压力升高到接近70MPa时(相当于7000米水深),高压罐突然发生了爆炸。高压罐的顶盖炸成了上下两半,上面一半向上射向楼板,将楼板打了一个坑后返回到地面,恰巧砸在了大家所在位置的一个空档处,高压罐中的煤油全部从罐中炸出、弥散在整个房间的空气中形成浓浓的油雾。听到爆炸声,实验室附件房间和楼外的同学和老师们惊呼着“爆炸了”向实验室涌来。记得当时爆炸的时间极短,听到爆炸声时其实爆炸已经结束。只记得自己当时很清醒,命令大家不要开关电源,打开窗户通风等,让油雾从房间散出去,防止发生空气爆炸。

事后自己特别后怕,当时是因为大家幸运,顶盖以倾斜的角度从密集的人群中找了一块小的空地砸了下来,只要角度发生稍微的变化,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当时有人受到伤害,我是无法向学校和受伤害人家人交代的。从此之后,每一次实验我都要求大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进行实验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让大家高兴的是项目后来的研究一切顺利,研制的充油式深水步进电动机在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后取得了成功,研究成果在我国深海资源勘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您是数控与机电控制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您的团队理念是什么呢?您认为一个团队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答: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团队负责人,能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把大家的力量聚到一个拳头上去攻克难题。团队负责人要有人格魅力、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才能真正带领起一支团队。第二个就是要有共同的目标,要瞄准目前国际前沿的科研,要知道你准备进行的研究有没有攻关的价值,要争取到大的科研项目,只要这样大家才能有坚去克,团队的发展也才能得以持续。

    问:您身兼多职,现在既是一名科研人员,同时也身担教师一职,您是怎样协调处理这两部分工作的呢?您认为搞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给学生上课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必须这样做。再说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青年学生生动活泼、富有朝气,与同学在一起自己也会受感染。只要处理的好,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工作并不冲突。一个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专业课教学的老师来说,想做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搞科研是必须的。科研等同于进修,不但可以给自己带来知识的更新,加深对教授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鲜活的教学实例,使得课堂授课内容的讲解更生动。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如果说科研是源,那么教学就是流。如果源枯竭了,流又怎么能够充盈?

    问:您平时跟学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相处呢,或者说您更喜欢与学生以哪种方式相处呢?

    答:我对学生有宽容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严格。比如说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只要提出了要求,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开题前,必须要阅读规定数量的文献,对要做的科研项目,必须要有详细周密的计划。虽然对学生比较严格,但研究生们遇到很多事情包括一些生活中的烦心事,喜欢向我诉说,我也总是尽自己所能,根据我对事情的理解去帮助和引导他们。

    问:您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或者是座右铭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我一直坚信的就是天道酬勤,天上绝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你不耕耘就一定没有收获。除了有时候爬爬山,自己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爱好 的话,应该就是自己的科研了。如果连续几天没有参加科研活动的话,自己心里就会感觉空落落的,像丢了魂一样,对做其他的事情也提不起兴趣。夫人经常打趣说我是“工作狂”。

    问:您能给目前正在奋斗于机械专业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答:机械专业对国家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国家之所以有这样快发展速度,机械装备制造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要抱着为国家出力的心态去努力,学到真本领。

采访过程中,赵玉刚教授同我们亲切的交谈,亲自找出实验过程中的照片同我们分享他记忆里的珍贵故事,谈到自己和学生以及家人发生的趣事时,发自内心的爽朗的笑声,让我们确信,所得必因有心。

    【教授简介】现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批首席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国防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山东省重大专项、山东省中青年优秀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40多项企业研制项目,获得省部级一、二等科研与教学成果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家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